电话

导航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公司新闻

历史与技术的跨越,从榫卯结构到装配式的蜕变

/ by 天赐湾 浏览次数:1148

        历史与技术的跨越,从榫卯结构到装配式的蜕变

 

    榫卯结构历经千载岁月的积淀,依旧焕发着传统技艺的光彩,引领未来建筑的发展。从榫卯结构到装配式,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如今,近代建筑装配式结构中,榫卯技艺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榫卯结构和装配式建筑都是建筑领域中的重要技术和文化符    号,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装配式技术的近代起源


   “装配式技术”是指把传统的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台柜板块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或物体。

 

    17世纪向美洲移民时期所用的木构架拼装房屋,就是一种装配式建筑。1851年伦敦建成的用铁骨架嵌玻璃的水晶宫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型装配式建筑。

     

                 图片1.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欧洲国家房屋损坏严重,迫切要求解决住宅问题,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后来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图片2.png


图片3.png

 

    我国的“榫卯结构”与西方国家的“装配式技术”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通过把预制好的材料拼接的方式去实现组合完整的技术,榫卯结构聚合了力学、数学、美学和哲学的古人工匠智慧,与欧洲的“装配式”技术完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化建设的新动力,并推动着建筑与各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我国装配式技术的近代发展

一、起步阶段

   早期,通过借鉴前苏联相关技术,我国初步建立了工厂化和机械化的物质基础,最早的装配式大型砖切块实验住宅建设于1957年的北京。

 

图片4.png

       正在施工的北京天坛小区 烟灰渣混凝土壁板住宅

 

二、发展阶段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南斯拉夫IMS体系(即整体预应力装配式建造板柱体系)传入我国,我国的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建造的研究与开发开始启动。


图片3.png

唐山大地震摧毁的预制房屋


 三、低潮阶段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时代的发展受文革影响,且预制装配式建筑自身在当时相对落后;另外,当时现浇混凝土技术的迅速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逐渐被大众舍弃,装配式技术被落入低潮阶段。

 

图片6.png

大板式住宅出现质量问题


 

 图片7.png

现浇混凝土技术


四、恢复创新阶段

   近年来,在“环保趋严+劳动力紧缺”背景下和城镇化以及地产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下,国家及地方多次出台指导性、惠普性及鼓励性政策,装配式技术进入高速发展及创新阶段。

 

图片8.png


图片9.png

装配式建筑技术


     因此,中国的榫卯结构与西方的装配式技术结合演变成了现代化的装配式技术。这种演变是在对榫卯结构的传统技艺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通过吸收西方建筑技术的优点,既保留了传统的木工技艺,又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建筑技术,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制造方式。中国的榫卯结构得以逐渐转化为一种更为高效、精准的装配式技术,充分展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创新,同时也为现代建筑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本文中,我们探讨了榫卯结构演变成现代装配式技术的过程。这不仅仅是结构形式的简单变革,而是一种崭新的理念和方法,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等领域,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和优势。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装配式技术的核心理念、实验室应用以及其独特优势,我们将着眼于这种技术如何彻底颠覆传统的制造和实验室建设方式,为未来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期待着下一篇文章为您带来全新视角吧!

 

推荐本文: